商品描述
《 這就是生物學 》
是獨一無二的科學,是明心見性的科學。 這本書讓我們領悟到生物學的重要與豐富,
獲得廣闊的視野與理念架構,
並清楚自己在生物世界的起源與地位,以及人類對自然的責任。
他為生物物種寫下定義,他開創系統分類學,奠定現代演化綜合理論。
這位當代生物學巨擘站在知識的高峰,
把自身投注於摯愛主題的畢生思索,傾囊相授。他朝生物學汪洋撒下大網,
將科學哲學、生物學發展史、生物學研究領域等問題,一網打盡。
透過嚴謹的論述、透徹的洞見、博引的舉證,
帶領我們遍覽由生理學、細胞學、分類學、
形態學、發生學、演化學、生態學等學門構成的生物學版圖。書中的觀點與見解,提供我們重新思考生命問題的新起點,
這是一位百歲生物學家留下來的一部浩瀚的生物學生命史。
★名人推薦
以睿智的精湛觀點,縱觀生物學的大問題,文筆清晰且充滿熱忱。──華森(James D. Watson),1962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
這本精鍊又具可讀性的書,是二十世紀生物學大師長達七十年的研究與深思的累積。──威爾森(Edward O. Wilson),社會生物學家,普利茲獎得主
麥爾是……最偉大的演化生物學家,也是有高明洞見和清晰文筆的作者,在其豐富一生的九十多歲高齡時,把自己投注於摯愛主題的思索與研究淬鍊成精華,提供給我們。──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達爾文大震撼》作者
《這就是生物學》無疑是麥爾這位二十世紀偉大的生物學巨人,獻給世人的另一顆面面發光的鑽石。這本包括了科學哲學及生物史的著作,結合了麥爾的真知與灼見,把書中探討的主題照耀得通體透明清澈,同時也一手捏碎「科學之終結」的傳說。──默頓(Robert K. Merton),美國社會學家
【作者簡介】麥爾 Ernst Mayr1904年出生於德國的醫生世家,從小熱愛大自然,就讀醫學院時毅然轉讀生物學。他在研究鳥類時,覺得「就像是有人給了我開啟天堂的鑰匙」。1931年到美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工作,後來在哈佛大學任教直到退休,也曾擔任該校的比較動物學博物館館長。2005年逝世於美國麻州貝德福,享年一百歲。他除了是名聲卓著的鳥類學家、動物學家,還開創系統分類學,建立現代演化綜合理論,提出當前最廣為接受的物種觀,被譽為達爾文以來最偉大的演化生物學家。他的著作豐富,包括《生物學思發展的歷史》(Growth of Biological Thought)、《系統分類學與物種原始》(Systematics and the Origin of Species),以及獲得Phi Beta Kappa美國大學優等生榮譽學會「1992年最佳科學圖書獎」的《長篇大論:達爾文與現代演化思潮之誕生》(One Long Argument:Charles Darwin and the Genesis of Modern Evolutionary Thought)。麥爾一生獲頒許多國際知名獎項與榮譽頭銜,例如美國的國家科學獎章、巴仁獎、達爾文獎章、國際生物學賞、克拉福德獎,不愧是深受全球學術界尊敬的學者。
【譯者簡介】
涂可欣
台灣大學農化系畢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碩士,曾經於美國伊利諾大學遺傳研究所進行博士研究。目前致力於科普書籍與科普雜誌文章的翻譯和寫作,期待能為建構科學界與大眾間的橋梁貢獻一分心力。譯有《一粒細胞見世界》、《這就是生物學》、《免疫兵團》等書,科普文章散見於《科學人》雜誌。
【審訂者簡介】
程樹德
出生於高雄,成長於花蓮。少年時代即著迷於分子生物學之重大發現,憧憬能對生命科學有所貢獻。台灣大學動物系畢業後,即負笈美國哈佛大學,獲細胞及發展生物學博士學位;並曾任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研究員,波士頓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專研分子遺傳學及演化生物學,現已從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退休。
業餘嗜好為教育改革及創作,譯作有《達爾文大震撼》、《貓熊的大拇指》及《科學革命的結構》(與傅大為等合譯)等。
顏聖紘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博士,目前為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包含昆蟲系統分類學、演化生態學、昆蟲與植物之交互關係、生物擬態與警戒性,以及野生動物貿易管理政策。
除了學術研究之外,他也積極關心公眾科普教育、資優教育、教育改革與許多社會公義事務。除了經常受邀演講之外,他也在許多媒體撰寫評論專欄,評論時事。
目錄
第1章 生命是什麼?
物理論
生機論
有機生物論
生命的獨特性
第2章 科學是什麼?
現代科學的起源
生物學是獨立的科學嗎?
科學所關心的事
科學研究的目標
第3章 科學如何解釋自然世界?
科學哲學簡史
發現與證明
活躍的生物學家
事實、學說、定律和觀念的界定
第4章 生物學如何解釋生命世界?
生物學中的因果關係
認知演化知識論
真確性的探求
第5章 科學會進步嗎?
細胞生物學的進展
科學是經由革命而進步的嗎?
科學是經由天擇過程進展的嗎?
科學的極限
第6章 生命科學的來龍去脈
生物學中的比較方法和實驗方法
重建生物學的架構
生物學界的權力轉移
生物學:多樣化的科學
第7章 生物多樣性研究:探討生物學中的What
生物學中的分類法
微觀分類學:劃清物種間的界線
巨觀分類學:物種的分門別類
資料的存取
生物系統
第8章 發生學:探討生物學中的How
發生學的起源
細胞學說的衝擊
發生遺傳學
發生與演化生物學
第9章 演化學:探討生物學中的Why
演化的多重涵義
演化論
達爾文的共祖說
達爾文理論如何解釋物種生成
達爾文的漸變論
達爾文的天擇說
演化綜合學說的沿革
演化會讓物種進步嗎?
近代的爭議
第10章 生態學:探討生物與Where的關係
生態學簡史
個體生態學
物種生態學
群聚生態學
古生態學
生態學的爭議
第11章 探討人類在自然史中的When
人類與猿類的親緣關係
邁向人類之路
文化的演化
人類種族和人類的未來
第12章 演化能解釋道德規範嗎?
人類道德的起源
文化群體道德標準的發展
個人道德觀念的取得
什麼樣的道德體系最適合人類?
詳細資料
ISBN:9789864792894
規格:平裝 / 352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觀念生物學1-4套書 》全新修訂版
●生物學家、畫家、科學作家、媒體傳播人聯手出擊
●以前所未有的角度,顛覆你對生物學的想像
●圖文並茂,精彩插畫帶你探索神祕的微生物世界
●頂尖高中推薦閱讀書單、大學生物課程指定教材
【觀念生物學1、2】
你能想像,「高高在上」的你,和微不足道的細菌,
都用著同樣的DNA語言,指揮生命的運作嗎?
細菌、玉米、楓樹、青蛙、蜘蛛、蝙蝠、大象、人類,
看起來是多麼不一樣啊,
但這些生物的細胞內竟然有共通的「能量貨幣」,
真是不可思議呢!
生命是一個又一個的迴路,周而復始,循環不已。
生命從一到多,由簡到繁,一路悠悠走過漫長的40億年。
今天的世界充滿物種的多樣性,
但演化仍保留著生命起源的蛛絲馬跡,供人們去探索。
現在,甩掉枯燥難記的構造名詞,
拋開「界、門、綱、目、科、屬、種」的複雜分類,
請扭轉你的視野,和我們一起踏上這條貫通生命奧祕的大道。
從最微小的細菌到最複雜的人類,全部被16種共通的模式貫穿,
任憑生物世界再怎樣繽紛多樣,全都在這些共通模式下一視同仁。
這就是《觀念生物學1、2》要傳達的核心觀念。
書中隨處可見豐富的想像力以及新鮮多汁的比喻,
搭配上精緻、俏皮的插畫。
讓我們更加了解生命如何運作,讚嘆大自然的美麗!
【觀念生物學3、4】
在遍覽了貫穿生物世界的16種模式之後,
現在,請你踏入鏡中世界,
造訪地球上最微小卻最充滿生命力的隱形居民——微生物。
其實,我們能活在這世界上,都多虧了微生物的幫忙。
微生物是推動碳、氮、氧等物質循環的幕後功臣,
也是把所有生命連結成複雜網絡所必需的「黏膠」。
說它們是地球生物圈的守護神,一點也不為過!
這些小傢伙也是所有生物的老祖宗,
當今生物的多樣性,
都是從它們單細胞的祖先那兒一點一滴演化而來的。
微生物也有另外一面,這些隱形的小傢伙不全是善類。
有些病菌就是喜歡找碴,給我們帶來各種疾病。
這場人菌大戰已打了好幾萬年,
隨著科學與醫療的進步,戰況也愈演愈烈。
人類好不容易在二十世紀發現了抗生素,取得優勢,
但微生物緊接著就發展出抗藥性來對付。
究竟我們有沒有辦法戰勝微生物?書中有獨到的見解。
隨著對微生物愈來愈了解,我們漸漸進入與微生物合夥的新關係,
利用它們的技能來解決種種難題,
例如治療與預防疾病、餵養愈來愈龐大的人口、清理汙染的環境。
然而,在開發利用微生物之際,
我們也必須以無比的智慧拿捏好分寸,
和這群小東西保持和諧平衡的共生關係。
想知道這個世界是怎麼運作的,
生命又是如何從單細胞演變得如此繽紛複雜嗎?
我們怎樣對待微生物,關係著人類與地球的未來。
請繼續瞧瞧《觀念生物學3、4》吧!
強力推薦
長久以來,對於可能製造生命的分子,以及生命如何演化成今日瑰麗的各樣形式,一般人所知甚少,《觀念生物學1、2》以聰明、愉悅的方式,揭開了這層面紗。——華森(James D. Watson),1962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
這套書十分出色!充滿了想像力、創造力、讓人一目了然的圖解,以及幽默的漫畫,《觀念生物學1、2》是治癒生物盲的解藥。這套書能激發我們了解,所有的生物是如何息息相關,每個生命都有共通的東西。——穆雷(Joseph E. Murray),1990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
這真是一套精采的書,用這麼吸引人又容易了解的方式,把微生物的奇妙天地呈現出來。搭配了充滿創造力又富啟發性的插圖,更是增色不少,連細菌也活靈活現、人模人樣了!每個人都應該讀讀《觀念生物學3、4》!——戴維斯(Julian Davis),美國微生物學會前會長
能把科學用這麼清楚又有趣的方式介紹給大眾,實在相當少見!⋯⋯作者以吸引人的實例、富啟發性的比喻、以及引人深思的問題,來介紹書中的內容。《觀念生物學3、4》真是一本通往一整座奇妙王國的護照。——謝克特(Moselio Schaechter),《有菇為伴》作者
作者簡介尼達姆Cynthia Needham波士頓大學暨塔夫茨大學微生物學副教授,美國微生物學會會士、ICAN製片公司的科學節目監製,曾任微生物學素養促進會(Microbial Literacy Collaborative’s Executive Board)會長,領導各式各樣的科學教育方案,《觀念生物學3、4》正是結晶之一。霍格蘭Mahlon Hoagland傑出的分子生物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霍格蘭在科學上有許多成就,最重要的有:發現胺基酸活化酵素;以及發現轉移RNA(tRNA),揭露了DNA攜帶的訊息如何轉譯為蛋白質的機制。
退休後專注於科學寫作與教育,與竇德生合著的《觀念生物學1、2》是他的代表作。霍格蘭於2007年辭世。麥克佛森Kenneth A. McPherson科學作家、ICAN製片公司的科技節目監製,專精科學與資訊科技,也常擔任這方面的顧問。
與人合著了多本機械及應用微生物學方面的書。竇德生Bert Dodson
才華洋溢的畫家,曾為80多本書繪製插畫,也是連環漫畫《核潛艇》(Nuke)的作者。
竇德生在設計學院開課多年,教人如何畫插畫與素描;他還寫了一本受歡迎的書《會拿筆就會畫》(Keys to Drawing)。
譯者簡介
李千毅
密西根大學生物碩士,曾任天下文化編輯。
譯有《觀念生物學1~4》、《觀念化學IV》、《現代化學II》(合譯)、《金色雙螺旋》(合譯)等書。
目錄
《觀念生物學1》
再版序 生物世界總有說不完的故事
作者手記 讚嘆生命的一致性
簡介
第1章 模式——16種你該知道的生命現象
第2章 能量——點燃生命的火花
第3章 訊息——收藏工作指南的百寶箱
《觀念生物學2》
第4章 機器——打造機靈的小組件
第5章 回饋——傳訊、感覺與反應
第6章 群集——從一到多的繁複過程
第7章 演化——創造的生命模式
《觀念生物學3》
前言一 走一趟小小小世界
前言二 微生物世界的居民
第一篇 生物圈的守護者
人類製造的垃圾問題
循環不息的生物圈
前進熱帶雨林
海洋中的微生物
深海溝裡的生命
大自然的自我療傷
所有生態系的總和
第二篇 生命的大樹
撼動生命的大樹
繽紛的生命
利用DNA建構生命的大樹
我們的枝條在哪裡?
演化大躍變
向前走,向後走
譯後記 看不見的珍藏
《觀念生物學4》第三篇 危險的朋友,友善的敵人
與微生物同一個屋簷下
當朋友變成敵人
熟悉的敵人
最致命的陌生訪客
護衛我們的領土
如何管制傳染病的爆發
與細菌共跳一曲演化之舞
第四篇 未來的創造者
與病原微生物的抗藥性作戰
環境大掃除
餵養全世界的人口
與微生物合夥的黑暗面
攸關微生物與人類的未來
附錄 進入分子的世界
詳細資料
ISBN:4711225316635
規格:平裝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