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站請勿下單

一籃子《柴焙桂圓黑糖地瓜酥》3袋

台灣本島免運    試賣一個月

★台灣食材:產自台南東山40年龍眼樹龍眼,台農57號無毒地瓜
★天然健康:完全無人工添加物或化學香料
★桂圓口味:採用百大青農5~6天日夜柴燻龍眼乾,果乾香氣濃郁

一籃子《柴焙桂圓黑糖地瓜酥》3袋

台灣本島免運    試賣一個月

★台灣食材:產自台南東山40年龍眼樹龍眼,台農57號無毒地瓜
★天然健康:完全無人工添加物或化學香料
★桂圓口味:採用百大青農5~6天日夜柴燻龍眼乾,果乾香氣濃郁

NT$399

台灣本島免運    試賣一個月

★台灣食材:產自台南東山40年龍眼樹龍眼,台農57號無毒地瓜
★天然健康:完全無人工添加物或化學香料
★桂圓口味:採用百大青農5~6天日夜柴燻龍眼乾,果乾香氣濃郁

尚有庫存

數量:

商品描述

當窯焙桂圓肉遇上台農57號地瓜


百大青農,致力推廣台南東山區龍眼乾

77年次的百大青農陳小姐說:「我們家四個小孩,從小就沒有暑假打工,都要在家幫忙採龍眼、剝龍眼。」尤其是每年七、八月就是龍眼盛出的季節,也是她們一家人最忙碌的時候,因為早上採完鮮果,下午就要全數入灶烘乾。

大學念社會系的陳小姐為了推廣家裡的龍眼乾事業,認真考入中興大學生物產業管理研究所,學習農業行銷,她更希望能多協助東山區的農民。

(三代同堂,傳承龍眼乾事業)

此外,陳小姐還認真準備企劃案參加農委會的百大青農徵選,希望參加更多的專業課程培訓與輔導,因為她希望可以逐步整合東山窯焙龍眼乾農民,建立自有品牌「山頂壯圓」,讓辛苦付出的農民可以獲得合理的利潤。


(父女倆齊心柴焙龍眼乾)

(帥氣的爸爸,背後有他引以為傲的龍眼園)

老中青三代傳承,細心呵護龍眼乾

陳小姐家中的龍眼樹又高又壯,三公頃的果園中,大多是四、五十年的果樹,有些果樹做了矮化的處理,長出的龍眼顆顆果肉豐腴、多汁香甜,但是龍眼採收期只有一周左右,新鮮的龍眼不易保存,只好焙燻成果乾,也可以將龍眼的甜鎖在果肉中,再搭配柴燻的香氣。

 

陳小姐的爺爺已經90歲了,務農數十年的他身體硬朗,現在還可以爬樹。爸爸傳承爺爺的經驗,全心投入龍眼乾的事業。現在陳小姐畢業了,更是一心一意要翻轉龍眼乾的經營方式,期待有一番新天地。其實陳家的龍眼乾不只是三代,家族中的第四代,三歲小孩偶爾也會好玩的剝剝龍眼乾。

(小時候的遊戲,將桂圓肉翻轉)

 

八口窯耐心柴燻,慢慢等待才有好吃的龍眼乾

「爸爸改造了大型柴燻的土窯」,陳小姐說,因為舊式小土窯常因灶口小、空間也小、距離火源近,龍眼殼常會燻黑烤焦,目前一共有八口窯可以柴燻。

(樹枝脆化後,再用人工手揉脫枝,再用天車吊回窯內繼續烘焙)

(窯焙過程中不能熄滅的柴火)

(常常有消費者或媒體來訪,陳小姐細心的介紹龍眼烘製過程)

 

在烘製龍眼乾的時節,土窯裡的火24小時都不能熄滅的,須有人看顧,是一件相當吃力的工作,不但眼睛被粉塵和柴燻的睜不開,全身灰頭土臉,汗如雨下,這麼辛苦的工作,完全請不到人工。

因為一家人專業經驗累積出的烘焙加工技術,加上火侯掌握得宜,經過5-6天的土窯柴燒,慢慢悶熱,一顆顆色澤漂亮香甜的龍眼乾才告完成。而且可以確保龍眼受熱均勻,烘乾確實,久放不會發霉。

(碩大,色澤褐黃的龍眼乾)

(用心製作而成的桂圓肉,加上台灣特有黑糖、台農57號地瓜,造就獨特的新風味)

商品規格

☆ 容量 | 90公克/袋(每袋6塊),共3袋

☆ 原料 | 柴焙桂圓、台農57號地瓜、特級砂糖、水飴、大豆油(無氫化)、糯米紙、紅糖

☆ 保存期限 | 6個月

☆ 保存方法 |
本產品不含安定劑或化學香料,變軟或變硬是自然現象,請安心食用。

◆本產品已投保和泰產物保險,請安心食用

‧收到商品請馬上檢查有無破損,若發現任何毁損,請拍照,並於 2日內通知,我們會立刻為您處理。

【一籃子介紹】

從對天地、自然的尊重開始……

「一籃子」Logo中的小竹籃圖案  代表盛滿放心食材,也盛滿一籃子的農村、農業、農民、土地和消費者的幸福。
這種關係就像盤繞的竹籃,彼此相親相依,堅密厚實, 代表消費者、農民與環境的保育可以和諧共生。

文字中的「藍色」色彩意味澔瀚富饒的海洋; 小竹籃中的「黃色」象徵這肥沃的土地與豐收的作物; 而「綠色」象徵一片片綠油油充滿希望的農田。

「一籃子」希望消費者不必再辛苦的尋找哪裡有好米?好蔬果?好肉品?好魚鮮?好乾貨…… ?
我們 希望全台灣的人都可以知道:放心、好吃的食材在哪裡?  靜心享受放心食材帶來的愉悅和幸福。

當然,我們也希望消費者告訴我們,你對這塊土地和小農更大的渴望與期待是甚麼?

【一籃子堅持】

我們找到的農友要對消費者的安全和健康負責、注重環境保護。農友們栽種的作物、飼養的動物、養殖捕撈的魚鮮,必須是天然、安全、無毒、通過各項認證。並以「人性化」與「環境永續性」為生產的始點。

我們會教育消費者「識食、時食、惜食」,堅持「吃當令、吃在地、支持小農、友善環境」,讓消費改變生產,並提供小農一個公平合理的銷售平台。

我們堅持透過生活實踐,關愛地球萬物,建構農業、食育、樂活的分享平台。

最近瀏覽
您還沒有瀏覽其他商品的紀錄。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購物車
(0)